拉康——重读精神分析
拉康核心概念介绍

Intro
新的一年,欢迎大家来到重新思考 2024 年第一期内容。这不仅是重新思考的开始,也是大家重新思考的开始!在此之前,我想重新强调一下重新思考这个栏目的意义:
我只是试着提供一个兴趣点,鼓励你阅读原作并深入探索感兴趣的东西,开始重新思考回顾自身和社会,也可以在群聊里或者邮件的方式,一起讨论交流。
去年,我通过六篇长文,带着大家入门了弗洛伊德。其中《我们为什么崇拜苦受》,或称为《苦受三部曲》,令我们触及了性、自恋、力比多、对象选择、丧失等等一些核心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元素。而今年,我将专注写作付费内容,接下来的行为学和人格心理学,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
订阅 ReThink Plus 支持作者持续创作高质量内容,这也许是你能在中文互联网上找到最好的心理内容。
无论是群聊中的鼓励,还是对文章的点赞、评论、收藏和订阅,这些都激励我继续写作,并告诉我我的努力并非徒劳,让我知道,真的有人在阅读,而非后台冰冷的订阅数字。
弗洛伊德的部分,我们暂时告一段落;不用担心,之后你还会遇见他。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终于进入拉康的世界了。
ReThink是一份由读者支持的出版物。如果您想收到新文章并支持我的工作,请考虑成为免费或付费订阅者。
谁是拉康?
拉康是谁?法国革命性精神分析学家拉康(Lacan)于 1981 年去世。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特别是在潜意识形成中,他强调了语言和象征秩序的作用。拉康的理论不仅对酷儿理论、电影理论、政治理论和语言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也深刻影响了心理学、文学、哲学和文化研究。因此,他被视为现代人类心理和文化领域内的关键思想家之一。
Dannatt 在文章《精神分析?》中写道:
Psychoanalysis can become an intellectual, spiritual and even social game, an open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the most extreme concepts, closer to the one-on-one university tutorial than any doctor-patient paradigm
精神分析可以成为一种智力、精神甚至社会游戏,一个开放的论坛,用于交流最极端的概念,更接近一对一大学辅导而非任何医生-病人范例。
Lacan can only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one of the first to turn psychoanalysis away from the medical model of “cure” and into a fascinatingly baffling energy field beyond philosophy, linguistics or psychology, a world of its own whose rules are so complex as to seem inexistent.
拉康的重要性只会日益增加,因为他是首批将精神分析从「治疗」的医学模型转向超越哲学、语言学或心理学的令人迷惑不解的能量场的人之一,这是一个拥有自己世界的地方,其规则如此复杂以至于似乎不存在。
Lacan allowed one to follow psychoanalysis as a purely intellectual or theoretical adventure, part of every cultivated citizen’s continual education…Lacan made psychoanalysis fascinating in itself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made people feel better.
拉康允许人们将精神分析视为纯粹的智识或理论冒险,这是每个有教养的公民持续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它是否使人感觉更好,拉康都使精神分析本身变得迷人。
也就是说,他将精神分析从治疗困境中抽离出来——现在也并不推荐精神分析作为首要选择、推荐的治疗方法——变为了智力游戏;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本科时选择在文学文化学院而非心理学院学习精神分析,也是同济大学的精神分析项目被归类为哲学方向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身边有人喜欢智力游戏,或者想精神分析入门,不如向他推荐 ReThink 实时通讯吧。
精神分析的东西非常多,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我现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谁也没有这个能力——诠释他的所有理论,除非我能像教授一样研究个三四十年。不过,如果我能坚持写作 30 年,在大家的支持下,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对了,如果你已经开始自己阅读一些中文的内容,你可能会发现有一些翻译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我使用的是宋文理先生的翻译。以下摘自《弗洛伊德论抑郁》导言部分:

我不会进入拉康,因为他的内容实在繁多,没有出版过什么作品,而只有讲座(Seminar)。后来,有人将这些讲座整理成书并出版。现在,在一些论文或者书籍的引用部分,你会经常看见「…… Seminar #」,这便是在引用拉康的某一本讲座合集。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拉康的核心知识,以方便后面的阅读,也因为它们经常在各种大学课程和研讨会中被使用(有时也被误用)。按照惯例,我将中文放在括号内。别害怕,英文术语不难,而且相比中文翻译,一旦明白定义之后,更加简洁明了。
那我们开始吧!
首先,拉康在新生儿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理论:我们在出生时并非个体,甚至不是「人」,而是 Substance (物质)。因此,0 到 3-6 个月的婴儿没有定位:他们实际上就像灰色的物质,类似于原阿尼玛(proto-anima),无法真正看见、与人交流和使用语言,故而也就并不存在「自我」(self)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