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删掉了所有记录时间的 App,然后找回了时间
我删掉了所有以「记录」为名的 App。无论是切割时间的番茄钟,还是量化习惯的打卡软件,我都一一清空了。
坦率地说,它们于我已是鸡肋,有些甚至许久未曾点开。删除的动作干脆利落,之后内心也未起波澜。预想中的焦虑与空虚并未出现,反而一片澄明。
我们真的需要这些软件吗?或许有人需要借助外力来校准自己对时间的感知,或是在特定区间内维持专注。但于我而言,若要计时,手机自带的倒计时便已足够。
科技现实主义
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激荡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方向感。通信和计算领域每天涌现的新发展,既令人兴奋,也让人迷失。一种可以理解的反应是:这些变化到底是好是坏?我们应该欢迎它们,还是害怕它们?
答案是:两者皆有。技术确实让生活更加便利愉快,也使我们许多人变得更健康、更富有、更聪明。但它同时也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家庭和经济,带来新的紧张感与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并对现实社区的凝聚力构成新的威胁。
尽管技术的影响复杂而矛盾,
有没有一劳永逸的笔记方法?
笔记历程的回顾
如何记笔记?对我而言,一直是比较困难事情。
记笔记往往和学习方法有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时,母亲问我怎么学习的,或者有没有什么学习方法,我经常语塞,接受随之而来的批评。这个抽象的问题对一个还在发展的且不能理解抽象问题的孩子来说,太过艰难。
初中时,课堂笔记就是抄板书,还有书本中的知识点。考试前复习复习,仅此而已。唯一写满且保存至今的本子是语文课的周记和作文本,
「过度诊断」之惑
疯狂从来不可能存在于我们之中——不可能存在于我们之中——因为它被关在精神病院的高墙之后。我们所拥有的任何问题都不可能是那种古老的疯狂,不是某种孤立、异类、纯粹缺陷、毫无意义、无话可说的存在——而必定是某种新的、更熟悉的、我们在亲友身上、电视里和自己内心遇到的东西,某种更可理解的、能发声的事物——更适合被称为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融入平凡或不平凡的生活困境。当疯狂存在于社群中,它就转化成了另一种东西……”
—— 德里克·
Psychology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Human Welfare
Written by George A. Miller, 1969.
买前必看!Viwoods AI Paper Mini 消费者报告
从 RM2 到 Viwoods Mini,这波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