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01:《冷到下雪》
《冷到下雪》
- 推荐指数:⭐️⭐️⭐️⭐️
- 推荐类型:纸质书
- 收藏指数:⭐️⭐️⭐️⭐️⭐️
这本书是讲述者的自述。虽然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但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是无关的。这种属于一种「自传小说」(赵毅衡 | 论“自小说”_自传体)。
这本书讲述的是母女代际之间因为生长环境、文化导致的冲突和不理解的问题。母亲一直生活在香港,女儿——「我」——一直生活在澳大利亚。面对这样的议题时,大部分作家很容易写成探索背后宏达叙事的长篇,但 Jessica Au 却选择了一种平淡、平易近人的文笔撰写短篇,而故事则发生在旅行的路上。如果将这本书看作「公路片」,也不为过。
旅行的地点选择在了「东西方文化交界」的日本东京。我没去过日本,但蒋方舟是这样讲的。我的一些朋友也去过日本,有一些也开始在日本生活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去过或者已经在日本生活了,欢迎来信(nsjker@gmail.com) ,让我们了解一下日本的生活样貌。从各种日漫和了解到的文化习俗,也构建了我对这个国家的理想欲望,一直以来非常想去看一看。
这本书我是略读的,略过了很多细节描写。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景色描写非常生动,不禁让人身临其境。
20 岁左右的女儿在西方教育之下难免会有「高高在上」的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瞧不起,而是一种无法和母亲言说艺术的无奈感。
在艺术馆和博物馆中,女儿似乎能够「看懂」各种艺术,从母亲的小动作中,她觉得母亲不懂这些艺术。即使内心特别想和她交流艺术带来的感受,但仍然选择缄口不言。但是,她能够和讲师聊,觉得讲师什么都知道,简直就是知己。所以,当她离开讲师家之后,觉得自己内心空落落的。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和朋友玩了一天各回各家之后,坐在轰鸣的地铁上,我经常刷视频聊以慰藉。
在艺术馆吃饭的时候,母亲开始解说女儿的生日。女儿根本听不进去,有一种加缪的局外人之感::
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他们需要意识到,他们的梦想是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要学会谦虚谨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他们喜爱和平、有秩序和美好的事物,不过他们完全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生日算命发能让别人轻易谈论你、你做过的事、你做事的动因,解开你性格的谜团,归纳为几个典型的个性特点。在她们眼里,或者在你自己眼里,你看起来很好读懂,仿佛是揭露某种真相。但谁又能预测某人在某天进行的某个特定的行为呢,更别提在灵魂深处那些隐秘角落,形形色色的行为都是存在的。
所以,女儿不知道母亲是为了日本而来,还是为了自己而来。上了岁数的且许久未见孩子的母亲一定是为了孩子而来,也想了解自己的女儿。
重新思考 · RE 是一个由读者支持的出版物。接收新文章并支持我的写作,请考虑成为免费或 付费订阅者。
Subscribed
旅途上,女儿也试着和母亲交流。当女儿表达考虑是否要孩子的时候在,母亲说「生孩子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老一辈的人很喜欢讲某一件事情道德化和崇高化,产生某种幻想,从而规避了、丧失了对现实的考量。
听到这句话后,女儿则对生孩子的事情表达了忧虑,比如「因睡眠严重不足而精疲力竭会多么痛苦?」「怎么才能多赚点奶粉钱?」「如何在尽心照顾彼此的同时追求自我实现、获得自我满足?」
她也明白听别人的建议实际上没什么大用处,毕竟拿别人的生活来比对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女儿也试着理解母亲,但感到力不从心。向母亲询问舅舅和姐姐的过去,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当她向舅舅查证之后,发现有些记忆也并不准确,充满了「漏洞」。
一些无关紧要的记忆随着时间也渐渐褪去。
我之前问家里老人,他们小时候经历的那些事情,大多已经记不清了,除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从那时,我开始意识到,记日记的重要性。即使现在有了各种本子,之前也学习了记日记的方法后,我也没有开始记录。9 月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女儿和母亲交流灵魂。母亲说「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什么都做不是,只不过是一系列知觉和欲望的载体,所有这些都是不能长久的。」女儿说母亲「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个体,总是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都不太「满意」对方的回答。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可能是家庭的因素。母亲经常忙里忙外,闲下来的时候会收拾屋子,似乎不会为了自己做一些什么事情。所以,我常常对她说,闲暇时候考虑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去尝试新鲜事物。
记得之前回国,那是一个夏天。我和母亲在东北老家闲逛。
傍晚微风拂面,颇为惬意。我们路过马路边的广场,看到一帮老爷子老太太在跳交谊舞,舞姿婀娜,随着音乐你来我往,颇为灵动。
男士们都较为优雅,穿着一袭黑色舞服;女士们穿着亮丽,形成鲜明对比。在傍晚的夏日,看起来像随风舞动的花朵,多姿多彩。
母亲伫立在一旁,看着他们跳舞。我在一旁看着,看到她马上要翩翩起舞。
因为之前听她说过自己大学时也经常跳这种舞蹈,就对她说,你也进去跳一跳呗。
她的眼神中闪着一丝光芒,不知是否是风的缘故,她的眼角也拖着泪水,可这些很快就消逝了。她摆了摆手,拉着我继续散步。
就像女儿对男友说自己继承了母亲节俭的习惯那样。我们都继承了母亲的一些特质,不过我继承了母亲的乐于助人的特质。
母亲虽然嘴上不说,但也会通过行动鼓励安慰女儿。
女儿因为担心赶不上车而跑着去买票,当她回头时,母亲在做「加油」的动作。
后来,女儿本来打算和母亲一起爬山,但是阴雨路滑,上了年纪的母亲无法行路。
这时候,女儿似乎从一开始的不理解,逐渐开始看见母亲了:「我终于意识到现在的她已经升级为外婆了。但很快我又会忘记这些,看到的依旧是占据我整个童年时期的她,她的这种形象奇妙地固定在那里。」
她说,母亲总是和「年轻」绑在一起。
在我们的印象里,母亲的形象确实如此——年轻的且全能的。如果我没有因为给母亲贴膏药看到些许白发,也仍然认为母亲还是那样的年轻,就像母亲总认为我们是孩子一样。
以前,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让我们看到母亲从「全能」逐渐变得「衰老」和「柔弱」,让我们等一等母亲。可是,母亲的全能印象始终刻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总觉得遇到任何问题,只需要喊一声「妈」就行了。
记得太奶去世后,姥爷恢复了好一阵子。我那时候还小,看不到也体会不到那种悲伤。
即使是喜丧,我想,他一定花了很长的时间消化这些悲伤不显露自己的脆弱,因为有些时候,姥爷就是一个固执的传统的老头。
直到姥爷去世的那一天,我才真切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我很难想象未来失去母亲会对我造成怎样的影响。是一蹶不振?孤单地承受一切变得抑郁?还是会通过疯狂地工作让自己「免疫」悲伤?
我着实不敢想象自己回家没有「妈」叫。
最后,当母女二人在机场候机时,女儿留意并「看见」了母亲,而非像一开始的时候和母亲分开并等待,而是跑到母亲身边。
母亲说能不能帮她穿上鞋子。女儿这才发现母亲其实根本不能「飞快地」穿上鞋子。也就是在这是,女儿终于「看见」了「母亲」背后的那个女人。
所以,试着看见「母亲」背后的那个「她」吧。哪怕一个月只有一两次。试着重新认识一下,有时间一起出去探索新鲜事物。
这些陪伴,总比工作要好得多。不过,如何平衡父母和老婆孩子的时间,仍然是一个极具考验的问题。
我的读者中,有些已经组建了家庭并有了孩子。我非常希望能收到你们的来信,分享你们是如何平衡这些问题的,或者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以及为什么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期待你们的来信。
20多岁的女儿在Erikson的理论中处于“亲密与疏离”阶段,即18岁至40岁之间,人们会在亲密和疏离的关系中反复跳跃。
尽管女儿与母亲之间有些疏离,但这并未成为问题。她找到了男朋友,男友的父亲对她的关怀似乎弥补了父爱的缺失。在和母亲的旅途中,她们有意无意地解决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离开日本前的“小事故”——实在界的危机——进一步拉近了母女二人的关系。
总结
这本书虽薄,却深刻反思了母女关系,揭示了这种情感纠葛的微妙与平淡,不同于父子间的激烈冲突。结尾的留白激发了我们对二人亲密关系发展的无限遐想。
书中朴实的语言让我领略了景色与细节描写的深度,非常适合临摹学习,也适合为孩子购买。
这本书的内容确实回应了我在活动上向Jessica提出的问题:这种简约风格是人物本身带来的,还是出于市场角度的选择?
Jessica回答:我平时就偏爱这种简约文风,所以自然地采用了这种风格。但背后的结构并不简单。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这本书似乎也在暗示:我们无法重温过去的经历。
与家人出游时,姥姥总会用手机记录下所见的一切,尽管拍摄技术不专业,画面有时摇晃不定,甚至看不清主体和景色,但这种“质朴”中蕴含着她的美与真实。
因此,“看见”、“陪伴”和“理解”他人,是重建良好亲密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