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一些日常
新的网站、视频、Todo App
新的网站

近期,我通过 Whoa!服务,使用 Ghost 创建了一个网站:noesisapient,意为noesis 知识 + sapient 智人,希望自己和读者们能够不仅能重拾思考,也能重新思考。
南山集 is a reader-supported publication.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consider becoming a free or paid subscriber.
我将使用这个新的网站逐渐替换闲谈。
相比 Substack,Ghost 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折叠列表和文件上传的功能。我可以将目录、前言、优惠信息等和主题文章不太相符的内容放进去,就不会干扰阅读体验。此外,大家可以在浏览文章的同时,下载扩展阅读的文件
你会不会觉得,我会更换平台?答案是暂时不会。因为 Ghost 需要配置 Mailgun,这对我来说稍微有点困难,即便有配置的方法比如Zapier+mailchimp,也不太想麻烦了。
不过,你也可以在该网站注册成为成员。「为 Member-only 的文章做好准备」。未来,我会在此网站上记载日记,以及无偿更新《咨询心理学入门》系列文章。
Notion 的 Bug
上周,我遭遇了Notion 帐号的问题。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学校邮箱在 12.7 日到期了,因为早些时候,我已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给另一个普通账号开通了 Full Access 的访问权限,但是我的 Psychology 的工作区没有给那个账号开通,而里面有我所有心理的学习笔记。遂给客服发了邮件。然而,等待回复的期间,我自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将节点从香港改为美国。
我不清楚这是否和账号注册地有关,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试着将节点改为与账号注册地一致解决。
登录之后,赶紧给另一个账号开通了 Full Access 访问权限,并且导出所有重要的笔记。
恰好,Craft 在此时推出了 3.0 版本,并在圣诞节前支持 Notion 导入。这也许是最丝滑、舒服的 Notion 迁移。新版本增加的 Collection 几乎可以完美适配大部分的 Property(如下图),而 File 和AI 的Property 无法成功导入。
如果你也有 Craft,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模板:2025 All in One,可以复制使用

视频分享
《十三邀》第八季目前我最喜欢的是采访村上隆那一期。在镜头面前,他的真实、谦虚,对庸俗和孤独的坦诚,让我第一次看到艺术家的另一面。他认为自己没有才能,不像那些用一根笔就可以成为艺术家的那些人,这让人感到羞愧;自己也没有很多深刻的影响;「已经三天没有画画了,只有在画画的时候,才能重新找到自我并找回自由」;即使外面很多人在排队等候入馆参观展览,但村上隆觉得,他们过来只是因为可以领取免费卡片,并不是想看他的作品。
《面包超人》的作者在60 岁创作的作品突然人气爆棚,但他已经是 70 多岁的老人了。他说,如果是年轻的时候,就能和他们一起做朋友,所以我也是,现在已经不能和他们做朋友了,心中失魂落魄,尽量不去看他们,直接回家。
他也希望能够创作出能让人们心灵得到解脱的作品,在死亡来临之前,创作感到美好的作品;适应社会,并继续自由地创作艺术。
10元钱的食贫道对绝大多数 B 站大学生用户是值得的。如果想了解国外的民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根据新站的数据(2024.12.26)充电人数为2214389人,按照 12 元/月,每月收入为26,572,668 RMB。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令人震撼,但故事性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今年的《里斯本丸号》便是典型。浏览视频时候,我建议关闭弹幕,因为你会感受到一种瘆人的优越感。食贫道通过闯入「实在」,让我们能看到其他国家与我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应该是需要反思的。可荒谬的是,中国的现实则无法在影院上映,似乎,也是一种悲哀。
最新一期的《局面》,《制度基因》作者许成钢接受了采访,字字珠玑。其中谈到了一些书籍《通往奴役之路》。作为学者,他没有断然下结论,或者非常激进,而是刨根问底,探究背后的成因,解释「为什么」;最后,回答有关预测未来经济趋势的问题时,教授猜测未来经济在大趋势下,逐渐低迷。
伴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于是人们有了私有产权的观念,人们有了自己的权力的观念,人们有维护自己权力的意识,人们便会组织起来……比如商会……什么是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基础?是私有产权、普世价值、个人权利、独立司法、宪政等等……独立司法是私有产权能够运行的基本条件……

软件分享
🧾PlayList
- 状态:开发中
- iOS:TestFlight 中
- 利益关系:内测用户(无利益往来)
- 设计 & 开发:Brandon
- 点此加入Waitlist

在一周的体验下,这个 Todo 软件非常有意思,对我这种拖延症「患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它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
- 左边是 Inbox。收纳了需要稍后整理的任务。
- 中间是天/周的融合视图,让我们更加专注于每天和每周的任务。
- 右边是 Snoozed。存放本周我们无需担心的事情,或许应该下周再查看,或者是我不需要但要提醒自己的事情。我们可以点击“稍后提醒”来查看这些事情,并随时安排(处理它们)。

当我们新建任务时,可以操控一下几个元素:
- Schedule(P):计划项目。cmd+P,也支持自然语义
- Block:完成任务的时间段:清晨、早上、中午、下午、傍晚
- 类别。顶栏中的“Tab”对应。其功能类似于“Project”(项目)、“Collection”(集合)和“Tag”(标签),主要用于对任务进行分类和统一管理。
- Energy:安排自己对每一项任务所需要付出的「能量」:无、低能量、高能量
- Priority:任务的优先程度。它分为想要做(Want)、应该做(Should)、必须做(Must)
- Repeat:周期任务。可以给任务设定重复的频率:每天、每周、每月、每年
我特别喜欢安排「能量」的功能。还记得「心理能量」吗?对,libido。Playlist 帮助我们合理分配任务关注度和精力投入,有效防止过度疲劳,并提供评估任务处理方式的休息时间。例如,完成一项高耗能任务后,我们可以通过适当休息来恢复精力,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后续任务。


Playlist

敲击「空格键」,我们可以进入到 Playlist 界面;再次敲击,可以开始/暂停任务。我们可以设置任务时长(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90分钟时一般人能保持的最长的注意力时长。
在侧边圆点中,我们可以将鼠标悬停在这些圆点上,查看今天还有哪些其他计划。我们也可以给每一个任务添加笔记。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
- 对比预估时间和现实时间,在时间上对自己的任务做出复盘。
- 评估自己对每一项任务的能量,并且重新分配
在开始任务之前,对高能量任务,我们可以写(参考)
写下你执行这项任务的主要目标或目的。到最后你想要达成什么
“我的目标是完成演示文稿并使其具有说服力。”
注意你的感受,以及你是否准备好投入自己最佳的精力。
“我感觉精力集中,已准备好应对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了。“
列出该任务中需要你全力关注的1 - 3个优先事项或方面。
“注重清晰性、结构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写下为什么这个任务对你或你的目标很重要。
“完成这个(任务)会让我离晋升更近一步。”
预见任何障碍并规划如何应对它们。
“如果我陷入困境,我会休息5分钟重新调整。“
低能量任务,我们可以写:
记下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即使它很小或很常规。
“这些行政工作让我的项目井井有条,减少压力。”
决定如何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不让自己过度劳累。
“我会将类似的任务批量处理,并设置30分钟的计时器。”
想出一种让任务更简单或更省力的方法。
“使用模板,而不是从头开始。”
写下一句小小的肯定语,以保持动力。
“即使是小步前进,也在推动我向前。”
计划一个完成任务后的小奖励,以增强动力。
“完成后,我会喝杯茶,放松5分钟。”
完成任务后,我们可以写(参考):
针对高能量任务
你做得最好的部分是什么?对于同类任务,下次有什么想改进的地方?
重新评估你所消耗的能量。实际的工作量或能量消耗是否与你的预期一致?
在整个任务过程中,你的情绪状态如何波动?标出高点和低点,以便更好地为类似的高能量消耗情况做准备。
哪些外部因素(环境、时间、社交互动)显著影响了你的能量水平?考虑如何优化这些因素,以应对未来的高能量任务。
针对低能量任务
简要记录你的情绪状态——你是平静、无聊还是放松?任务是否感觉过于重复,还是与当前的能量水平刚好匹配?
反思你是否高效地完成了任务。未来是否可以自动化或简化它?
写下一个小调整,以便下次让这个任务更轻松或更有趣。
即使任务很平凡,也要承认它的价值。例如,“这一小步为更大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评估这个任务是否适合你的低能量状态。是否应该调整它的安排时间?
问题:
- 没有任何集成,用户无法同步谷歌、Outlook和苹果日历的事件和任务。
- 没有音乐的 API 集成(未来将考虑)
🧭 FocusFour

- 价格:18元
- 状态:已上架
- 利益关系:已付费购买;友情推广(无利益往来)
- 设计:Marcus;开发:轻舟
FocusFour 现在已经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了。它由少数派的开发轻舟和设计师 Marcus 共同制作。
就像软件名称展示的那样,它采用了四象限法则:
- 重要且紧急
- 重要但不紧急
- 紧急但不重要
- 不紧急也不重要
特点:
- 可以同步 iOS Reminder
- 象限之间的任务可以拖拽,符合操作逻辑
不过,体验上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比如,所有的任务都被挤在了每个象限中。一旦每个象限中的任务堆叠,就会比较影响宏观地对任务的整体把控。这一点也许在 Mac 和 iPad 上得以解决,但仍然希望能够支持像一般的 Todo 软件给予iOS版一个瀑布流的方式,让我们浏览内容。另外,目前无法像 Todoist、Things3 等 Todo 软件可以创建 Project(项目)以及记录一些简单的,有关该任务的笔记。
目前这款软件属于内部独立制作,对外暂无少数派孵化的宣传,但如果能够以此捡起 Tron 计划,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Marcus 说,目前是最低价,意味着未来会涨价。不过,我不希望你像我一样会给很多软件付费(我有罪,我是一个爱屋及乌喜欢为设计付费的人),仍然引用 MKBHD 在 Rabbit R1 测评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也会在《再谈付费》我的反思一文中,会再看到它):
Buy the product based on what it is today
根据产品的现状而买单
书籍分享
Psych 101(心理学入门)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圣诞节礼物🎄。在翻译 Paul Bloom 文章的基础上,也寻找并上传了相应的中文版书籍,也找了一些适合大家阅读的基础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加入社群,明年一起阅读交流。
前言:
换句话说,他们询问的是,如何在不上院校课程的情况下快速掌握心理学知识。很多时候 ,问题来自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是啊,谁不想呢?谁不想了解人类的思想机器运作方式,了解记忆、人格、偏见、梦以及心理学家研究的所有其他超级有意思的课题呢?
虽然我不是没有 Ph.D,但相比大多数同龄人,理论更加扎实并且乐善好施。在过去的一到两年间,我不断写作、传播心理学有关的内容,并帮助了超过 500 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也许,我是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不错的人选。
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 6 个答案,按照你希望深入了解的程度排序。这些选项大多能让你比普通大学课程和了解更多,而选项 6 则能让你比一般的心理学教授更掌握更深入的心理学知识。
本篇内容的想法来自 Paul Bloom 的《Psych 101》。我虽然不可能像他一样有很多大佬朋友,但是除了英文书籍外,我会结合中国图书市场,推荐很多中文译本。
CleanShot 2024-12-26 at 14.30.24@2x.png
🚩明年需要改进的地方
写作
- 坚持建立历史文章库
- 改进写作流程,更高效
- 减少社媒宣传的力度,维护口碑,希望 580 位读者和 19 位付费读者的口碑
- 一周一更变为一周两更
- 缩减 IPO 环节涉及的每一个笔记软件:I(Supernotes)+ P(Craft + Heptabase)+ O(Ulysses+iA Writer+octarine/typora 作本地)。除了续费之外,不再为其他任何笔记应用付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生活
- 享受生活,更快乐一些
- 多认识一些人
希望明年有更多的人认可内容并愿意付费支持,让我能够继续体面地写下去💪
另,最近在申请美国研究生,希望能够申请顺利。即使有的言论说“闷声做事”“不要事先张扬”,但仍希望得到祝福。
无论结果好坏,我也会告知大家。
南山集 is a reader-supported publication.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consider becoming a free or paid subscri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