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期 Part II:语境的问题 上一期,我们聊了聊杨笠成名的经历。我们发现,她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怎么奋斗过,靠着运气成名之后,也不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她在努力成为天后的邓紫棋面前,才会瞧不起地说「奋斗才费多大点儿劲儿啊」,居高临下地藐视奋斗者。
100 期 Preface:杨笠事件背后的政治性 本文从政治与立场、翻译与幽默、现代社会问题等角度,批判性地探讨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和内容的选择、接受与创造的问题。文章指出,当代人容易沉浸在自我构建的价值信息茧房中,难以看到他者与差异,面临着严重的确认偏差和自我满足的困境。同时,过度对追求点赞等表层快感的依赖,也导致了创作内容的同质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最后作者探讨了多巴胺作用引发的政治情绪化,以及信息碎片化、曲解等问题带来的后果。
S#10|周恩来同志: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论述 原文选自: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1988).《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 ReSound 是 Repenser Elucider 原创播客、转载内容的板块。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penser Elucider 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妇女解放运动是社会制度的革命》 * 1926.3,这是周恩来在广东潮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讲话的节录,原载《妇女之声》第12期。 妇女运动四字,时人往往误解,以为是联合女性而向男性的进攻,谓男性常压迫女性,把女性形成一个被压迫“阶级”。不知形成男女“阶级”的原因,并不是男性的野心,实因旧礼教、旧思想、旧历史束缚之故。在理论上,男女是应该平等的,而事实上却不然。那末,女子解放运动,是不能免而且是一定要做的了。但要做这绝大的工作,自不能不分清对象、目的和找寻方法。妇女运动解放的对象,是制度不是人物或性别,不是因我是个男子,才来说这种话,
S#09|弗洛伊德会怎么看「特朗普运动」? 这十年来,自从唐纳德 · 特朗普开始定义美国政治以来,批评者们一直努力理解他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或许已经察觉到,特朗普的支持来自于某种超越意识和理性政治分析的地方。还有谁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更适合帮助解释这一现象呢? “过去几年,”学者兼评论家梅尔夫·埃姆雷(Merve Emre)在《纽约客》今年六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重新思考 · RE是读者支持人工写作的深度心理内容栏目。如果您有能力并相信为好文章付费,请考虑成为付费订阅者。 我们得到了一个针对疫情的弗洛伊德,一个针对乌克兰的弗洛伊德,一个针对巴勒斯坦的弗洛伊德,一个针对跨性别女性的弗洛伊德,一个针对极右翼的弗洛伊德,以及一个针对二十一世纪美国大学这个蛇窝的弗洛伊德。”如今,历史又提供了另一个版本:一个针对特朗普运动的弗洛伊德。 关于特朗普压倒性选举胜利的原因,主流观点已经聚焦于选民对民主党在物质问题上的表现作出的回应,尤其是通货膨胀和移民问题。然而,特朗普运动在我看来从来都不仅仅关注具体的议题;它的吸引力部分源于无形的因素,诉诸于人类最根本的冲动。 自始至终,特朗普在这一点上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方式——一种主要不以积极愿景
S#8|理解偏执:根源为何? 世上没有偏执狂。你最担心的事情随时都可能成真。 ——亨特 ·汤普森 妄想症——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蓄意伤害自己——充斥着人类的生活。最显著的是,偏执狂(或"persecutory")妄想症是精神病最常见的症状 ,是各种精神和神经疾病所特有的「与现实失去联系」的深刻表现。举个例子,约翰 · 纳什、相信自己是教皇和中情局精心策划的阴谋的目标——这是妄想症在精神分裂症中所扮演角色的典型例子(电影A Beautiful Mind)。 然而,偏执妄想远不止出现在精神分裂症中,它们还可能出现在双相情感障碍、痴呆、妄想性障碍、帕金森病、脑损伤、癫痫和物质滥用中。事实上,正如尼古拉·赖哈尼和沃恩·贝尔所指出的: 重新思考 · RE is a reader-supported publication.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100 期特典|Part I:词语的错义 当了解了杨笠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后,我们再来谈下一个问题:词语理解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和我们日益衰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脱不开干系,从而导致了语文的问题,或者说理解力的问题。通过社会正义和数字鸿沟反应出的适老化问题,本文希望读者反思大众话语和重拾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