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sis
A collection related to psychoanalysis, mainly focusing on Freud, Jung, and Lacan.
Psychoanalysis
Part III:幽默和冒犯
目录 * 幽默 * 冒犯的不可能 * 结语 * 后记 幽默 「幽」,隐也;「默」,狗突然窜出追人。《说文解字》中,「幽默」不仅指隐蔽,还带有惊吓或惊讶的意味。而在现代汉语中,「幽默」被用来形容一种「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意味深长」并非单纯的娱乐,而是包含了从想象到象征、从享乐到现实的深层思考。当我们从幽默中获得短暂的享乐后,现实原则的回归与多巴胺的下降,往往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经历。 幽默感与一个人的「开放性」人格有显著关联 ,这种开放性还推动了幽默创作的能力 。开放性有两个分支:Openness to Experience 和 Openness to Intellect。前者与感受和体验相关,后者则与智力和抽象思维相关。如果你看过一些比拼演技的节目,可能会听到导师对学员说「打开自己」「感受自己」;而在冥想中,我们也常常被要求「打开」
Psychoanalysis
100 期 Part II:语境的问题
Psychoanalysis
100 期 Part I:词语的错义
Psychoanalysis
100 期 Preface:杨笠事件背后的政治性
总结 本文从政治与立场、翻译与幽默、现代社会问题等角度,批判性地探讨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和内容的选择、接受与创造的问题。文章指出,当代人容易沉浸在自我构建的价值信息茧房中,难以看到他者与差异,面临着严重的确认偏差和自我满足的困境。同时,过度对追求点赞等表层快感的依赖,也导致了创作内容的同质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最后作者探讨了多巴胺作用引发的政治情绪化,以及信息碎片化、曲解等问题带来的后果。 关键要点 *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已有观点一致的信息,这种确认偏差普遍存在。 * 社交媒体鼓励内容创作者追求点赞,导致内容同质化。 * 过度依赖多巴胺刺激,容易导致情绪化和极端态度。 * 媒体生成的"拟态环境"取代了真实世界,公众对政治话题缺乏理性交流。 * 信息碎片化和二次传播导致事实被曲解,加剧网络暴力倾向。 人们在庸俗、下流和愚蠢的兴趣方面往往及其相似,而在高雅、审美和高尚的兴趣方面却大相径庭。 ——大卫 · 福斯特 · 华莱士 我知道你兴冲冲点进来,想赶紧阅读我是如何批判「杨笠」和那帮女人的。 如果你这样想,那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关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