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Psychoanalysis

A collection related to psychoanalysis, mainly focusing on Freud, Jung, and Lacan.

D#03|越来越厌恶媒体了

自从操作过新媒体运营后,我就再也不想干这份工作了。即使我可以依据精神分析和市场学理论,干得游刃有余,比如两个纯素人小红书账号纯自然流量,都有爆贴;营销方案仍被某家手机壳公司采用。但,生理本能就是不想。 这是一种本能的抗拒,抗拒背后的那种被奴役、阉割之风险,而为之舍弃的闲暇,令我行将就木,大脑如同猛吃了冰淇淋一样被冻住了,毫无生机。 B 站广告(明广、暗广、插入广告)、UP 内卷、群体抽象、阴阳人、谜语人泛滥,评论区和弹幕充斥着愤怒,恍如一个赛博精神病院,里面充斥着大量神经症病人、歇斯底里症病人。每个「区」、「赛道」都是一个小型的自恋性圈子,通过密闻和密语保留着边界和自身的「律法」拉帮结派,抵御外来者。 这些圈子没有包容性,包容地前提是需要学习他们的规则、潜规则、密语等律法和语言,得到一种虚幻的身份认同,成为成员,并且为之奋斗。只要一些人犯了错,便群起而攻之,「宽容」和「理解」
16 min read

Part III:幽默和冒犯

目录 * 幽默 * 冒犯的不可能 * 结语 * 后记 幽默 「幽」,隐也;「默」,狗突然窜出追人。《说文解字》中,「幽默」不仅指隐蔽,还带有惊吓或惊讶的意味。而在现代汉语中,「幽默」被用来形容一种「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意味深长」并非单纯的娱乐,而是包含了从想象到象征、从享乐到现实的深层思考。当我们从幽默中获得短暂的享乐后,现实原则的回归与多巴胺的下降,往往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经历。 幽默感与一个人的「开放性」人格有显著关联 ,这种开放性还推动了幽默创作的能力 。开放性有两个分支:Openness to Experience 和 Openness to Intellect。前者与感受和体验相关,后者则与智力和抽象思维相关。如果你看过一些比拼演技的节目,可能会听到导师对学员说「打开自己」「感受自己」;而在冥想中,我们也常常被要求「打开」
32 min read

100 期 Preface:杨笠事件背后的政治性

本文从政治与立场、翻译与幽默、现代社会问题等角度,批判性地探讨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和内容的选择、接受与创造的问题。文章指出,当代人容易沉浸在自我构建的价值信息茧房中,难以看到他者与差异,面临着严重的确认偏差和自我满足的困境。同时,过度对追求点赞等表层快感的依赖,也导致了创作内容的同质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最后作者探讨了多巴胺作用引发的政治情绪化,以及信息碎片化、曲解等问题带来的后果。
19 min read

Subscribe to 知悉集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